把腿张大点我就能吃到扇贝了 走,去寻宝!
国际
5·18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博物馆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咱们宿迁各个博物馆的馆藏宝物
件件大有来头
今天
跟着小布
一秒穿越古今
来一次文化溯源之旅
壹
春秋青铜编钟
宿迁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此编钟一套九件,编次完整,器形厚重,纹饰精美,时代特征明显。它的出土填补了宿迁地区的空白。
编钟为古代打击乐器,最早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明清宫廷中仍有沿用,各时代钟的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尽相同。
贰
战国鎏金错红铜壶
宿迁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此件鎏金错红铜壶器形完整,通体鎏金,为战国时期鎏金铜器的精品,十分珍贵。
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
叁
西汉白玉
韘
形佩
宿迁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白玉质,通体洁纯无暇,扁平长方形状。两侧透雕连体螭龙,形体修长,略呈对称式分布,细部线刻云纹,线条流畅。
韘(shè)为骑射之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射杀猎物。韘在商代便已经出现,此后形制演变,实用性减弱,装饰性功能增强,至汉代,作为装饰用玉的韘形佩广为风行。
肆
汉玉璧
宿迁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青玉质,掺杂少量灰白斑块,玉璧两面纹饰相同,为两层工,外层饰双尾龙纹,内层饰以谷纹,中以一条绳纹分隔。
伍
汉青铜甑
宿迁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铜甑(zèng)通高23.5cm,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口径19cm,腹径18cm。甑为敞口,折沿,圈足,圆底。装有一活动箅子,箅面布满整齐的小圆孔。釜敛口短颈,圆肩,设一双铺首环耳,腹部凸出平边一圈,以支承器体于灶口之上,下腹斜收,平底。甑敞口深腹、腹部有两个铺首环耳,矮圈足与釜口相吻合,内底筛状镂空,以供蒸气上透。
陆
明嘉靖真武神铜造像
宿迁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铜像由一大四小神像合铸而成,主神为真武大帝,助其降魔的四帅分列左右,前端为龟蛇灵兽,背部雕刻47字铭文:“寿州下蔡大山东信士马铠同子马儒等合家共发心奉请祖师并四帅等金火匠黄柏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请”。器物保存完好,形象生动,组合完整,纪年准确,是明朝真武信仰最为昌盛时期的实物见证。
柒
清康熙十八罗汉图一统瓶
宿迁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此器造型规整,绘画人物形态各异,具清初典型佛教题材特征,在同类一统瓶中属精品之作,传世稀少。
一统瓶,明代万历创烧的一种瓷器造型。瓶形为广口外撇,短颈,肩部宽与口相若,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所以又名“象腿瓶”。因“筒”与“统”谐音,有“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多见于明末及清初顺治、康熙两朝。
捌
双兽首铜饰
沭阳县博物馆馆藏
双兽首铜饰,宽6.4cm,高26.2cm,是商周时期车马器装饰物之一,出土于 万北遗址。
万北遗址是沭阳县一处重要的史前至商周时期的遗址。位于沭阳县城北约15公里处,1987年春,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员在此田野调查时发现,后经过四次考古发掘勘探。
在2015年的发掘中,清理出灰坑、墓葬、车马器坑等遗迹。其中,车马器坑年代为西周中期,马车构件及饰品,材质以青铜为主,器类有銮铃、锛、戈等。
玖
木马俑
泗阳县博物馆馆藏
在 泗阳县博物馆西首,两排16匹深褐色木马俑非常引人注意。木马俑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容易让人联想起秦始皇兵马俑。
据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大青墩汉墓是泗水王陵的重要墓葬之一。南京博物院在发掘时,从大青墩汉墓中出土了大量木俑、车马、玉器、象牙等珍贵文物。专家们根据墓葬规格、分布,尤其是汉墓覆盖木料上所烙的“泗水王冢”字样,判断大青墩汉墓是泗水国王陵墓葬之一。
据介绍,泗水王陵出土文物的主要特色是以木为主,出土文物中有木车27辆,木马90匹,各种形态的人物俑302个,现在被收藏在南京博物院,这里展示的是按原有大小复制的木马。
拾
淮河古菱齿象骨骼化石
泗洪县博物馆馆藏
这具淮河古菱齿象骨骼化石于2016年5月在泗洪县石集乡一处涵桥水利施工现场被发现。埋藏深度距地表约3.5米,工作人员发现了象牙(门齿)、下颌骨、盆骨、脊椎骨、肩胛骨、肋骨、四肢长骨等众多骨骼化石,并集中分布在约40平方米的范围内,是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的骨骼化石。从臼齿磨痕判断象龄约50岁,正值壮年,硕大的骨骼十分震撼,后经专家判断距今约五六万年,泗洪发现的这具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少见的,在江苏省当属首次,为淮河古菱齿象研究增添了重要资料。
宿迁日报社融媒体记者丨仲文路 杨芹 王国康 裴凌曼 高宏殷朝阳
编辑丨赵欣 沙俊香
审核 | 张媛媛
终审 | 徐海涛
让我知道你在看
↓↓↓把腿张大点我就能吃到扇贝了
宿迁市博物馆泗阳县博物馆万北遗址南京博物院文物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