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开两个的花苞 再次冲上热搜的“二次阳”来了!大家最关心的7大问题,一次说清楚
最近,网络上、微信朋友圈出现一群“小阳人”,他们晒出抗原阳性的照片,表示感染了新冠。距离去年12月底的疫情高峰已过去了4个多月,随着时间流逝,免疫保护能力逐渐下降,就有可能再次感染。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专家表示,目前新冠疫情趋于平稳、处于低流行水平,暂不会出现大规模感染风险。但病毒仍然存在,病毒株还在不断变异,所以建议大家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以及家人。
如果的确二次感染了,或者是有感染新冠的相应症状,例如咽喉疼痛等,公众应该如何应对?
二次感染:以无症状或轻型为主
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目前看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重症的病例目前还很少,主要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一旦感染不要恐慌,对症处理,同时仍然要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戴口罩,避免或者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避免感染或者减少感染的风险。因为无论是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都会使这些重症高风险人群面临着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所以我们强调,对老年人、有基础病的,要关口前移、早期干预。
专家建议,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呼吸困难和气短; 经过药物治疗后仍发烧超过38.5°C,持续3天以上; 原有基础病加重,用药也控制不住,或出现心前区疼痛; 儿童出现嗜睡、呕吐、腹泻、拒食等情况; 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胎动异常等情况。→
哪类人群更容易二次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包括免疫功能退化的老年人和3岁以下免疫功能尚未健全的婴幼儿,他们在感染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维持时间比较短。 免疫缺陷人群。 包括艾滋病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所获得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随着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高风险岗位人群。 包括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因工作原因接触的人比较多,再次感染的风险也比较高。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包含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高危因素的存在,他们也容易再次感染。此外,由于病毒在不断变异,免疫逃逸能力不断增强,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也更容易再次感染。→
儿童和老人感染后注意事项?
老年人和儿童感染,要做好体温、血氧、心率的监测。如出现精神差、意识不清等情况,立即至医院就诊。
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出现的胃肠道的反应、皮疹、肌肉酸痛等,如果出现以上这些表现,要时也需要前往医院就诊。
→
日常工作,需注意什么?
做好健康监测*注意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
*不要带病上班、上学。
2. 科学佩戴口罩
3. 注意手卫生
4. 注意咳嗽礼仪
5. 室内常通风
*每日开窗2~3次,每次20~30分钟。
大家
最关心的7大问题,一次说清楚
1、感染新冠后,怎样才算康复呢?
一般符合以下四个标准,基本就算是康复了:
①体温恢复 正常3天以上;
②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
③有肺炎症状的,在复查CT时,显示肺炎病灶 已经明显吸收;
④ 连续两天核酸检测阴性,或者Ct值≥35,或者 连续3天抗原阴性。
2、新冠康复后还会二次感染吗?
最近身边不少家长反应,自己阳康之后又复阳了,会有各种疑惑: 这种情况的话属于二次感染吗?病情会加重吗?宝宝容易二次感染吗?
这里家长需要注意!复阳和二次感染情况并不一样,二者主要区别如下:
“复阳”
“复阳”一般在短期内发生的,比方说2~3周内。所谓的“复阳”,其实也就是核酸没有彻底转阴,还在临界值处徘徊波动。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一般也就波动一周左右,之后就测不到了。家长也不必害怕,因为这批人通常不会对周围人造成感染的风险。
“二次感染”
“二次感染”即“再感染”,是指人体在前一次感染完全康复后,当体内的特异免疫水平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再次被同一种病毒感染入侵的现象。通常会间隔一段时间,大概半年以上。
但是 这三类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老人和三岁以下婴幼儿)、免疫缺陷人群、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比较容易发生二次感染,一定要加强防护 !
3、新冠痊愈多久没有传染性?没症状还需要隔离吗?
最好隔离满七天,绝大多数人在七天左右转阴,第五天的时候可能还有传染性。如果还有咳嗽的症状,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另外注意一些特殊职业,比如养老院、监护室的工作人员,或者准备探访老人、婴幼儿时,建议 隔离十天更安全。
“阳康”后多久可以出门?
隔离的第6、7天,如果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连续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或2次自测抗原阴性,可解除隔离、自行出门。
4、孩子转阴后为啥还会一直咳嗽?
新冠病毒主要攻击我们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常常会出现炎症,炎症就会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刺激呼吸道,包括鼻咽喉部位,常常就会出现咳嗽。
一些已经转阴的人可能仍有咳嗽症状,这是因为呼吸道黏膜受损后会产生过量的分泌物,即使体内病毒消失,黏膜自行修复往往也需要1-3周,分泌物也会持续产生一段时间,因此咳嗽症状通常会比较久。
实际上,咳嗽是肺部的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它能帮助体内排出病毒和受损细胞,让我们更快地恢复健康。
5、如何治疗、缓解咳嗽呢?
如果是比较普通的咳嗽,除了给房间加湿保暖之外,可以让宝宝 多喝温水、苹果水、蜂蜜水、冰糖雪梨水等来缓解;另外注意给宝宝清洁鼻腔,可以 用生理海盐水洗鼻。
睡觉时 升高床头或 把宝宝肩部以上垫高,这样有助于减少鼻腔内分泌物流到咽部引起的夜间咳嗽。
⚠️但是, 如果孩子咳嗽加重并出现以下状时,建议及时去医院:
① 3个月以下婴儿如果出现咳嗽或发热表现,容易转变成重症肺炎或其他的疾病,家长千万注意;
② 精神状态差、睡眠差、胃口差、容易疲惫;
③呼吸次数明显增快, 甚至有呼吸困难、“喘憋”的表现;
④ 发烧超过3天以上仍没有缓解;或者发热后已经退烧多天,又突然开始发热;
⑤咳嗽或有鼻涕的症状 超过 10 天没见好转;
⑥有 脱水的表现(比如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皮肤差、哭时泪少或者无泪)或拒绝饮食等。
⭐此外,还有部分人 会失去 嗅觉、味觉,这也是呼吸道病毒感染一个比较有特异性的变化,这个比例发生并不高,大多数的病人可能 在一周左右就会逐渐地恢复。
6、阳康后家中如何消毒?
对于家庭消杀来说,最经济实惠的方法就是 开窗通风, 每天开2~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即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空气中的病毒数量。
①手机、电脑等小范围位置:可用酒精擦拭。
②餐具、杯子等:用高温蒸煮的办法进行消毒。
③衣物:正常清洗、晒干即可。
④卫生间、厨房等重点部位: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擦完之后静置半小时,再用清水擦拭。
尽量不要采用喷洒的方式,小范围擦拭就可以起到消毒的效果,特别是 不要大面积喷洒酒精,一旦遇到明火容易发生危险,一定要合理使用。
7、阳康后还要打疫苗吗?
如果最近确认感染了新冠病毒, 近期就不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了。
目前来看,单纯的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种疫苗产生的混合免疫力保护作用强,所以 后期如果需要接种疫苗的话,建议还是 给3岁以上孩子接种疫苗。
这种间隔有多长呢?
按照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当中的规定,如果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时间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间 要间隔6个月以上。
至于 常规疫苗, 孩子 抗原转阴14天,且所有症状完全消失后,即可接种。如果还有 咳嗽等症状,建议延迟或咨询医生后接种,因为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疫苗不良反应的判断。
8、此外,痊愈后这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新冠感染转阴并不意味着我们和病毒的战斗结束了,刚刚转阴后,身体进入一个 相对脆弱期,家长在饮食起居上一定多加注意。
PART.01
保证充足营养
饮食尽量清淡
进入康复期,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态,同时也要科学饮食。这个时候 不要给孩子吃太多油脂、肥甘厚味的东西,这样不但对基本康复不好,而且可能会出现问题。
饮食要清淡,但也不能稀汤寡水,没有营养。 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保证体力恢复。
PART.02
新冠康复后
避免让孩子剧烈活动
孩子阳康之后, 尽量避免剧烈活动或者疯玩,保持静养。
新冠感染即便康复了,在一段时间内身体难免出现疲乏状态, 大概需要2-3周才能恢复,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此时避免让孩子剧烈活动,也避免过于密切的接触其他小朋友, 减少去人口密集的户外。
家长可以 陪孩子玩拼图、积木等相对安静的游戏,或者 去人流较少的户外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注意做好防护。等所有症状消失, 孩子体力恢复之后,再逐步增加活动量。
PART.03
阳康后也要继续做好防护
警惕流感等季节性疾病
现在仍然处于冬季呼吸道感染病高发期,除了新冠之外,还有其他的呼吸道传染病,比如 流感、普通感冒等,尤其是孩子还可能面临着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的威胁。
因此,原来提倡的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多开窗通风等习惯要继续坚持。
尤其是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坚持戴口罩,注意手卫生,要注意咳嗽、喷嚏等礼仪。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汽车上开两个的花苞
人群症状疫苗阳康新冠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